医学图像处理

开设项目名称

  医学图像处理

实验室(中心)

东校区11楼图像处理实验室

实验类型

□综合设计    □自拟课题    √计算机应用    □人文素质

指导

教师

姓名

魏佳苡

杨庆华

吴昌强

 

 

职称

助教

副教授

讲师

 

 

实验时数

24

学    分

2

指导教师工作量

每组24学时

所需经费预算

2480.00元

招收对象

生物医学工程、影像专业学生

招收人数

20人

完成时间

2022.10-12

成果形式及

考核办法

选定题目,制作计划,由教师评分,确定算法,编写程序、检验图像处理效果

联系人

魏佳苡

联系电话

15892791599

实验

项目

开设

意义

 

    医学图像处理是当今各领域应用和需求广泛的一门技术学科,它在医学中应用十分广泛。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主要课程,学生学习掌握了医学图像的相关概念与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变换,增强,恢复,压缩,图像的分割及特征提取等基本理论;开设本实验是希望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医学图像处理的理论、技术、方法、应用和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医学图像处理的整体结构框架,逐渐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的编程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作用

及预

期效

通过本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平台,学生获得上机训练机会,学生自己动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确定小课题,教师提供建议和指导并协助收集图像,学生通过阅读文献等方式学习相关图像处理手段方式,进一步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原理,确定算法,编写程序,并最终验证图像处理效果。本开放性实验旨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助动手的能力。通过一定上机学时,提高学时软件应用能力。

项目

主要

内容、

创新

    功能各异的影像设备可以提供相关脏器的不同信息,可以使医生诊断更加准确。但对于图像处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着各种类型的图像,如何提供有效的算法来得到我们需要的结果。本实验引导学生了解该领域并思考、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医学图像处理的算法-主要包括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信息融合,三维可视化四个方面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医学图像处理的积极性,通过开放性实验,启发学生思维,扩宽学生视野,打破影技生工学生僵化刻板的职业规划,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提供基础。